全纳教育: 学术文章
以下是一系列有关全纳教育的文章的摘要或概要及报告。
A. 一般情况
1. 根据残疾人权利公约,过渡到全纳教育(2016)
文章由Gauthier De Beco撰写,在Nordic Journal of Human Rights出版 (2016,34卷,第一期)
这篇文章指出全纳教育的变革,以及作者对设立了隔离教育制度的国家的忧虑。残疾人权利公约第二十四条表明残疾人士接受全纳教育的权利。然而,建设了特殊学校的缔约国在逐步实现有关权利方面面临了特殊挑战。所以这篇文章探讨了「全纳教育」的真正意思,以及所需的具体行动,和在过渡到全纳教育时有没有依从残疾人权利公约的监察工具。在考虑到在实践全纳教育时会面对到的困难,文章亦表明全纳教育是一个需要时间和努力的过程,令残疾儿童可以适应普通教育系统。文章亦考虑了透过落实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和使用人权指标去保障残疾人士接受教育的权利。
引述自:Gauthier De Beco, Transition to Inclusive Education Systems, According to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2016) Nordic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34:1, 40-59
2. 根据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二十四条,接受全纳教育的权利:背景,条件和(余下的)问题 (2014)
文章由Gauthier De Beco撰写,在Netherlands Quarterly of Human Rights出版 (2014,32卷,第三期)
这篇文章讨论接受全纳教育的权利。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二十四条点名残疾儿童不但不应受到歧视,亦应该可以接受一般教育。因此残疾儿童应该有权在主流学校就读。这篇文章的开首部分研究国际人权法中的受教育权利。接着简单介绍残疾人权利公约。文章在讨论完其起草历史后,分析残疾人权利公约第二十四条,探讨全纳教育的理念,提供合理便利的责任和采用支援措施的义务,及提出特殊学校存留的问题。
引述自:Gauthier De Beco, The Right to Inclusive Education According to Article 24 of 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Background, Requirements and (Remaining) Questions, (2014) 32 Netherlands Quarterly of Human Rights 263, 272–274
3. 全纳教育是否一种人权 (2013)
文章由John-Stewart Gordon撰写,在Journal of Law, Medicine and Ethics出版 (2013第41卷)
这篇文章对接受全纳教育 (在同一班别里教授所有学生)为一个道德人权的这个说法提出疑问。相反, 文章提出了一个完善的包容性教育模式,就是允许主流学生和残疾学生在一所学校, 甚至在一个班别上课。这个大前提是如果学生的障碍不影响合理参与。文章的第一部份对三种不同的残疾模式,即个人、社会和人权提出了一些初步意见;同时解释全纳教育,融合教育和隔离教育的定义。然后,就着在教育方面的人权,详细概述其理念的不同层次。第二部份清楚解释一些支持和反对全纳教育的重要理据。第三部份则从公义的角度出发,就着有关教育和残障的一些重要议题作出详细讨论。
引述自:John-Stewart Gordon, Is Inclusive Education a Human Right, 41 J.L. Med. & Ethics 754 (2013)
4. 以教育模式中的残障权利去评估全纳教育(2005)
文章由Susan Peters, C. Johnstone 和P. Ferguso撰写,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clusive Education出版 (2005年第41卷,第二期)
现时评估全纳教育的模式趋向只考核表面的体系,包括机构的日常做法和学校的运作,而且缺乏残疾人士的参与。对此,本文作者开发了一套残疾人教育权利模式(英: Disability Rights in Education; DRE)。该模式可以用作理解和评核全纳教育的有效性,评核的材料取自由用户主导的国际组织提出的报告中,例如Disabled People’s International(残疾人国际协会),Inclusion International(国际融合组织)和World Institute on Disability(世界残疾人协会)等组织。
引述自:Susan Peters, C. Johnstone and P. Ferguson, A Disability Rights in Education Model for evaluating inclusive education, (200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clusive Education 9(2) 139-160
B. 按地区分类
a. 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 – 比较类
1. 残疾人士接受全纳教育的权利:政策和实践(2011)
文章由Payel Rai Chowdhury撰写,在Asia-Pacific Journal on Human Rights and the Law出版 (2011年第12卷,第二期)
包容和参与,对于一个人的尊严,人权的享受和使用是十分重要的。在教育方面,只有采用全纳教育的学校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在同一个群体里照顾所有学生。这篇文章主要对国际和地区性全纳教育的倡议作出批判性的研究,同时提供相关条约和协议的总结,及说明在各个地区和背景的教育制度下的实施情况。
引述自:Payel Rai Chowdhury, The Right to Inclusive Education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The Policy and Practice Implications, (2011) Asia-Pacific Journal on Human Rights and the Law 12(2) 1-35
2. 全纳教育和冲突解决:在亚太地区建立一个模式去实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二十四条(2010)
文章由Carole Petersen撰写,在Hong Kong Law Journal出版 (2010年第40卷,第二部份)
残疾人权利公约在2008年实施,到目前为止有87个缔约国。第二十四条规定各个缔约国需要提供附有合适住宿的全纳教育。这对多个亚太地区的政府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残疾儿童的入学率仍然很低。而且,缔约国亦有义务提供有效的执行机制,包括调解教育机构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纷争的程序。为了说明一个可行的实行模式的要素,文章的第二部份讨论美国立法规定对每个残疾儿童都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例子。第三部份分析主要的冲突解决机制,包括调停,调解会议以及听证会。虽然调停有很多好处,但权利的不平衡有可能会影响儿童接受全纳教育的权利。因此,听证会是美国最常用的解决方法。第四部份探讨应如何完善这些冲突解决机制,使其可以在亚太地区广泛应用,从而建立一个由权利主导的实行模式。这个模式应要体现残疾人权利公约的价值,同时保留其他解决方法的好处。虽然站在政府的角度来看是可以依赖一般反歧视法例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残疾人权利公约第二十四条要求对全纳教育采取一个更加积极主动和持久的办法。
引用自:Carole Peterson, Inclusive Educ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Building a Model to Implement Article 24 of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n the Asia Pacific, 40 Hong Kong Law Journal 481 (2010)
3.严谨遵循国际法:残疾人权利公约及中国和印度的全纳教育(2008)
文章由Vanessa Torres Hernandez撰写,在Pacific Rim Law and Policy Journal Association出版 (2008年第17卷,第二期)
残疾人权利公约将残疾概念化为一个人权问题,并要求缔约国向所有残疾儿童提供全纳教育。但是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现时没有提供全纳教育。公约形容全纳教育为一种无歧视的普通教育,也是一个会为残疾人士提供合理便利,以及发展残疾儿童潜力的个人化支援。虽然印度和中国都有支持残疾儿童教育的法律,但国家法律没有正式批准全纳教育的实施,现时亦没有为残疾儿童提供普及教育。再加上,两个国家都缺乏资金去推行现有法律和教学人员去提供全纳教育。假如印度和中国打算依从公约,联合国亦需要利用公约去说服中国和印度,改善国内法律和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以增加以及有效地使用为所有残疾儿童提供全纳教育所需的经济和人力资源。
引述自:Vanessa Torres Hernandez, Making Good on th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Law: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nd Inclusive Education in China and India, (2008) 17 Pacific Rim Law & Policy Journal 497
中国
1. 中国父母倡导争取全纳教育权利的例子(2016)
文章由Cui Fengying 撰写,在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出版 (2016年第11卷)
残疾儿童在教育方面经历着排斥和隔离,但碍于中国缺乏家长的支援,家长的参与度十分有限。社会上对于残疾的负面认知是受到个人对残疾的看法影响,这亦是影响家长透过共同努力为他们子女争取全纳教育的决定性关键。本文探讨了阻碍残疾儿童享有全纳教育权利的障碍、家长为子女争取全纳教育时所面对的困难,以及家长支援的发展。本文作者认为人人平等的全纳教育为社会带来的影响之大,不仅争取了残疾权利,更为残疾人消除不同障碍,维护残疾人的尊严。这样,作者指出全纳教育现有的结构性不平等,鼓励全纳教育的改革和引用父母倡导的例子:成功争取改善政策而消除对于残疾人的歧视和由歧视引致的排斥和隔离的教育模式。文中亦提出一些建议,包括如何建立一个父母支援网络,让他们在为残疾子女争取全纳教育的权益时发挥最大的功效。
引述自:Cui Fengying, Good Example of Parent Advocacy for Rights in Inclusive Education in China, 11 Frontiers L. China 323 (2016)
2. 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共融:中国西面的特殊教育需要(2007)
文章由Meng Deng 和Janet C. Holdsworth撰写,在 Disability & Society出版 (2007年第22卷,第五期)
本文作者参考由中国甘肃省曾推行的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为有特殊学习需要儿童的学习环境制定良好程度标准,将应用在四个受惠于英国国际发展部支持项目的贫穷国家。 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贫穷和少数地区的入学率和减低退学率,以达至全民教育。虽然一般入学率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入学率都有所提升,但学校无意识回应特殊学生的学习需要。最初对于如何保障他们接受教育和入学的权利,学生、老师和管理层的理解程度都比较低。本文作者提出需要改革的内容和实际的可行方法,以改善学生、老师和管理层的惯常做法,为所需学生提供更充分的协助。本文分析了这项目中所得的经验,将有利于有相似背景的中国其他省份或其他地方的全纳教育发展。
引述自:Deng Meng and Janet C. Holdsworth, From Unconscious to Conscious Inclusion: Meeting Special Education Needs in West China, (2007) Disability & Society 22(5) 507-522
3. 中國的「随班就读」和西方的「全纳教育」(2007)
文章由Deng Meng 和 Zhu Zhiyong撰写,在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出版 (2007年第40卷,第四期)
本文首先分析随班就读的定义,将随班就读和全纳教育作比较,随后探讨随班就读的的本质。结论得出随班就读是一个实用主义的共融模式,融合了西方共融概念和有关中国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实际考虑。
引述自:Deng Meng and Zhu Zhiyong, The Chinese “Learning in a Regular Classroom” and Western Inclusive Education, (2007)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40(4) 21–3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共融的开端(2003)
文章由Helen McCabe撰写,在Research and Practice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出版 (2003年第28卷,第一期)
自1978年的改革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殊教育经历多次改革和发展。由那时候开始,特殊教育模式渐渐演变成在主流教室容纳残疾儿童。本文介绍在中国所推行的特殊教育和早期共融的成果,亦举出有关残疾儿童(包括自闭症儿童)受主流教育和在主流教室上课的全国性项目和地区例子。本文亦有谈及共融措施的应用,侧重于家长参与度的重要性。
引述自:Helen McCabe, The Beginnings of Inclus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3), Research and Practice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March 2003 vol. 28 no. 1 16-22
澳洲
1. 国内外有关残障权利的立法:澳洲立法情况的定性研究报告(2015)
文章由Ben Whitburn撰写,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clusive Education出版 (2015年第19卷,第五期)
本文根据研究参与者和调查员(每位都有视力障碍)于在学和求职的真实经验而作出了详细分析。本文参考澳洲的立法情况,探讨国内外残障权利立法的政策对谈。此分析的重点在于联合国残疾人士语言建构中,大众常见的事不关己的态度。这些要素共同反映了新自由主义的原则,为残障政策对谈蒙上阴影。
引述自:Ben Whitburn,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disability rights legislation: a qualitative account of its enactment in Australia, (201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clusive education 19(5) 518-529
2. 残疾人教育标准(CTH):对澳洲残疾学童是進攻還是故步自封?(2014)
文章由Elizabeth Dickson撰写,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and Education出版 (2014年第19卷,第一期)
本文阐述澳洲政府2005年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标准(CTH)的范围和影响,和斟酌这些标准在澳洲残疾人士教育权利的「法律保卫战」中,担当的角色是进攻的利剑还是故步自封的坚盾。这些标准令老师和学校在日常做法和政策上作出合理调整,以提供支援和提高残疾学童的参与度,证据显示如果对于以上做法有更高的理解程度,这些指标多是成为了武器。
引述自:Elizabeth Dickson, Disability Standards for Education 2005 (CTH): Sword or Shield for Australian Students with Disability, (2014) Int’l J. L. & Educ. 19(1)
3. 残疾人教育标准和强迫性合理调整(2006)
文章由Elizabeth Dickson撰写,在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Law & Education出版 (2006年第11卷,第二期)
残疾标准的制定可以参考1992年残疾人歧视法(CTH)。标准规定了在特定保护区内运作的机构必须迖到的基准。2005年八月,澳洲政府颁布了残疾人教育标准。这套标准带来重要的影响,就是令教育机构被迫要就运作模式作出不同方面的「合理调整」(包括在注册、参与、课程发展、认证和传递、学生支援服务和骚扰及受害各方面),以容纳残疾学童。对于「合理」的定义,教育机构、教育提供者和残疾学童都十分关注,因为所需的调整范围会影响到残疾学童共融至主流教育的权利。本文探讨现有的判例法,为现时法庭和审理委员处理这个定义问题的方法提出一些见解。本文亦探讨就着「合理」具争议性的定义而做出的现有决定:合理便利有着暗示责任的案例,和要衡量非直接的歧视的合理程度的案例。
引述自:Elizabeth Dickson, Disability Standards for Education and the Obligation of Reasonable Adjustment,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Law & Education Vol 11, no 2, pp. 23–42
4. 要摘天上的星星?针对澳洲反残疾歧视法规为残疾学童推广共融的评估(2004)
文章由Katherine Lindsay撰写,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clusive Education出版 (2004年第8卷,第四期)
本文主要评论澳洲(尤其是在新南威尔士州)的反残疾歧视法规,与由公共教育机构所推行的共融政策之间的对立。本文指出了法规和共融政策的期望结果是不同的,因此,新南威尔士州透过法规令残疾人士不能接触主流教育,此举削弱了残疾人士的人权。本文引用大量材料,可以代表残疾学童、家长、照顾者、倡议者、教师和司法部成员发声。本文提出一个新颖的思考方式,和法律息息相关。
引述自:Katherine Lindsay, ‘Asking for the moon’?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Australian disability discrimination laws in promoting inclusion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200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clusive Education 8(4) 373-390
5. 殘疾人歧視法對澳洲殘疾學童的影響(2003)
文章由Ian Dempsey撰写,在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Law and Education出版 (2003年第8卷)
本文探讨联邦残疾人歧视法与最近澳洲残疾学童的教育政策、入学率和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本文特别留意到最近在新南威尔士州的趋势和倡议,最后所得的结论是:虽然不同州份和领地的残疾学童教育政策都是大同小异的,大多跟从残疾人歧视法,但只有少量证据显示残疾人歧视法对残疾学童的入学率有明显影响。再者,在澳洲的教育改革很多的重要方面,残疾学童都一直被排除在外。本文讨论残疾学童在教育改革和其他共融环境中受到持续排除的潜在原因,包括家长选择、缺乏教育标准以执行残疾人歧视法,教师的专业训练和应急政策。
引述自:Ian Dempsey, The Impact of the Disability Discrimination Act on School Students with a Disability in Australia, 8 Austl. & N.Z. J.L. & Educ. 35 (2003)
印度
1. 印度的全纳教育:国际概念,国内阐释(2005)
文章由Nindhi Singal 撰写,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出版 (2005年第53卷,第三期)
本文特别参考了印度残疾儿童教育,探讨印度边缘化群体的教育问题。根据独立后政府的文件分析,讨论了各种专为残疾儿童而设的教育。本文研究印度政府对建立特殊学校的关注、为达致整合而作出的努力、近期对全纳教育的重视,还有为各类官方文件中的「全纳教育」作阐释。最后,文章认为需就全纳教育建立相关理解,以反映出印度现时的教育需要。
引述自:Nindhi Singal, Inclusive Education in India: International concept, national interpretation, (200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53(3) 351-369
香港
1. 残障人教育中的平等与融合:《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二十四条及其在香港的实施状况(2010)
文章由Kelley Loper 撰写,在Hong Kong Law Journal出版 (2010年第40卷,第二部分)
享有平等和不被歧视的权利已经在国际法、国内法以及宪法条款中得到确认和发展。本文旨在考查这一权利在何种程度上可为残障人在教育中享有融合提供支持。《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CRPD第二十四条以及其他相关人权标准为这一考察提供了参考框架和材料。通过讨论残障的定义(以残障的社会模式为基础)、实质平等以及融合的理念内涵,作者认为这些理念共同为一个强有力的法律理论框架建立了基础,这一框架要求实施许多转型措施。文章还考察了国际法是如何反思这些概念,以及它们应用于香港本地法律的方式。文章的结论是,为充分实施融合教育和实质平等,香港需要实施法律改革。
引述自:Kelley Loper, Equality and Inclusion in Education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rticle 24 of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Hong Kong, 40 Hong Kong Law Journal 419 (2010)
2. 全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2007)
文章由Leslie Nai-kwai Lo撰写,在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出版 (2007年第40卷,第四期)
全纳教育的出现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香港教育制度的生态。全纳教育是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的产物,在国际组织的协助下得以传播。全纳教育是一种建基于人权及和平概念的教育发展计划,强调尊重差异。然而,这亦是一种的管理学校的方法,要理解比起实施更容易。本文阐述全纳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实施要素,并探讨了实施上的问题。本文作者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作借鉴,对全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引述自:Leslie Nai-kwai L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Education, (2007)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2007 Volume 40, Issue 4, pp. 44-62
韩国
1. 残疾人权利政策的传播:韩国特殊教育的重点(2014)
文章由Joan P. Yoo 和Elizabeth Palley 撰写,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出版 (2014年第61卷,第四期)
本文探讨韩国特殊教育政策的发展情况,以及提出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政策传播策略影响了政策的设计这一看法。从历史上看,韩国特别依赖美国法典和联合国指引的外部压力和影响,从而制定包括特殊教育在内的大部分人权法。本文提出,韩国民主基础的发展,改善了现有特殊教育法的立法过程,现时的法例能更好地辨识和回应残疾儿童的需要。
引述自:Joan P. Yoo and Elizabeth Palley, The Diffusion of Disability Rights Policy: A Focus on Special Education in South Korea, (201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61(4) 362-376
b. 欧洲
欧洲整体
1. 基于欧盟残疾人权利的做法:塑造一个共融社会的策略(2005)
文章由Anna Lawson撰写,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crimination and Law出版 (2005年第61卷,第四期)
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一个更传统的方针去对待残疾,然后指出所有人都应清楚了解自己所拥有的权利这新兴概念的本质,解释这概念如何影响欧盟法律和政策设计。在本文最后的部分,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策略,为残疾人机构和其他组织作出有用的建议,去确保残疾人士能充分参与所在社区生活,和其他市民一样受到尊重和重视。
引述自:Anna Lawson, The EU Rights Based Approach to Disability: Strategies for Shaping an Inclusive Society, 6 Int’l J. Discrimination & L 269 (2003-2005)
英国
1. 共融特殊教育:有关特殊和残疾儿童的教育新理论的发展情况(2015)
文章由Garry Hornby撰写,在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出版 (2015年第42卷,第三期)
全纳教育和特殊教育以不同的理念为基础,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残疾儿童提供不同的教育观点。现时有越来越多人认为它们的方针是完全相反的。本文说明了一个有关全纳特殊教育的理论,当中包含全纳教育的理念、价值和实践的综合,以及特殊教育的干预、策略和程序。发展全纳特殊教育的目的,是为政策、程序和教学方法提供愿景和指导方针,协助提供有效的教育给予所有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儿童和残疾儿童。
引述自:Garry Hornby, Inclusive speci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a new theory for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and disabilities, (2015) 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42(3), 234-256
2. 共融的幻觉:新工党标志性的教育政策何处出错?(2012)
文章由Alan Hodkinson撰写,在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出版 (2012年第39卷,第一期)
新工党标志性的教育政策是共融,本文探讨其产生和演变。本文作者指出自己在概念上遇到的困难,包括共融的定义,以及在二十世纪后期及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内全纳教育的变化。在整篇文章中,作者透过利用教师之间交流的批判分析和对共融词汇的审查,尝试对英国的全纳教育作出评论和界定。本文指出比起创立一个平等和充满社会正义的新世界,这里谈及的全纳教育是幻觉,有人把其过度理想化,以用作争夺政策主导权和比较教育模式实用性的工具。
引述自:Alan Hodkinson, Illusionary inclusion – what went wrong with New Labour’s landmark educational policy?, (2012) 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9(1) 4–11
3. 追求共融的两难(2005)
文章由Klaus Wedell 撰写,在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出版 (2005年第32卷,第一期)
本文探讨对共融造成障碍的系统不流动性,作者亦为应对共融挑战的方法提供了创新的想法,以及指出在一系列层面上需要有更多的灵活性,以促进改革、发展和创新。在这些主题的基础上,本文作者总结了政策和实践的一系列影响,包括教与学、人员安排和专业知识,以及分组和学习地点。最后,作者呼吁政府要更深入考虑推动共融时所引起的问题,特别是与个人学习者有关的共同课程问题。相信本文对于能辨析争取共融运动之中紧张关系的人而言,会是一篇有趣的文章。
引述自:Klaus Wedell, Dilemmas in the quest for inclusion, (2005) 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2(1) 3-11
4. 权利下放和残疾平等立法:1995年残疾人歧视法第四部分在英国和苏格兰的推行情况(2003)
文章由Shiela Riddell撰写,在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出版 (2003年第30卷,第二期)
1995年残疾人歧视法第四部分(经修正)在2002年九月落实推行,涵盖整个英国。但在英国和苏格兰,该法有关学校的部份,受其不同特殊教育需要的立法影响而实施。本文作者是格拉斯哥大学社会政策(残疾研究)教授兼斯特拉斯克莱德残疾研究中心主任Sheila Riddell。本文探讨这些法律框架的主要差异,和讨论其对在边界以北和以南执行一贯的反歧视政策的影响。本文作者指出有必要密切监察残疾人歧视法第四部分在英国和苏格兰学校的推行情况。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立法执行方面的重大差异,则可能需要考虑转移平等机会的责任到苏格兰议会或修改国家教育法律令其更一致。
引述自:Shiela Riddell, Devolution and Disability Equality Legisl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rt 4 of the Disability Discrimination Act 1995 in England and Scotland, (2003) 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0(2) 63-69
5. 全纳教育:一个批判性观点(2003)
文章由Geoff Lindsay撰写,在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出版 (2003年第30卷,第一期)
2002年格利福德讲座由Geoff Lindsay教授主持,他亦是华威大学教育发展、评估及研究中心的主任。本文依据该次讲座讨论一系列重要议题,包括共融与其实践的发展、特殊教育需要和残疾的模式,以及启发我们思考这些问题的价值观。讲者以研究证据为依据,对有关共融的普遍观念和现有的研究方向作出评论。
引述自:Geoff Lindsay, Inclusive education: a critical perspective, (2003) 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0(1) 3–12
c. 美洲
加拿大
1. 加拿大残疾学童教育权利的实行(2010)
文章由Seema Shah撰写,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出版(2010年第57卷,第一期)
本文分析在加拿大教育权利作为人权的内容和法律落实情况。以有癫痫的学生为例子,本文尝试揭露加拿大立法机构在多大程度上成功保障了残疾学童的教育权利。为此,本文探讨有癫痫的学生在实现教育权利时所面对的障碍。本文亦有探讨国际法中教育权利的内容,从而提供一个理想根据去量度加拿大教育权利的法律执行情况。为探讨残疾学童教育权利的法律执行情况在多大程度上达致国际法所定的理想效果,本文根据法律机制对癫痫学生遇到的三种障碍的回应能力,分析实现这类学生教育权利的法律机制的有效性。本文发现有癫痫的学生未受到保障,反映出现有法律机制的不足,未能保护残疾学童的教育权利。
引述自:Seema Shah, Canada’s Implementation of the Right to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201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57(1) pp. 5-20
d. 非洲
南非
1. 南非基本全纳教育:其概念化和实践问题(2015)
文章由L.N. Murungi 撰写,在Potchefstroom Electronic Law Journal出版 (2015年第18卷)
本文考虑如何根据宪法解释「全纳教育」,亦根据宪法第二九条提及的「基本教育」权利,评估全纳教育的现有方向,将南非基本全纳教育的概念化和国际法律文书全纳教育的概念化作比较。南非在2007年十一月三十日正式签署残疾人权利公约,当中的规定在这方面特别有启发性。本文开端阐述在国际法和南非法律及政策之下的基本教育和全纳教育权利的背景。
引述自:L.N. Murungi, Inclusive Basic Education in South Africa: Issues in Its Conceptualis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18 Potchefstroom Elec. L.J. 3159 (2015)
2. 全纳教育与人权:以南非为例探索全纳教育的双重面貌(2013)
文章由Charles Ngwena 撰写,在Netherlands Quarterly in Human Rights出版 (2013年第31卷)
根据西开普智力残疾中心的案例所显示,国家对待全纳教育的态度模棱两可。总的来说,本文点出全纳教育的双重面貌早已根深蒂固,其危险性将一直持续。政府表裡不一,其发言和政策虽在表面上致力推动全纳教育,但实际上却是排他,持续排斥残疾学童。
引述自:Charles Ngwena, Human Right to Inclusive Education: Exploring a Double Discourse of Inclusive Education Using South Africa as a Case Study, 31 Neth. Q. Hum. Rts. 473 (2013)
3. 立法与政策:走向全纳教育权利的过程(2013)
文章由Pierre du Plessis撰写,在De Jure出版 (2013年第46卷)
如果我们意识到教育是家长、老师、课程顾问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全纳教育将会成功。以社会为基础的共融方针是共融学校的核心特点。归属和支持本应是基本的人权,但现在已经变成要靠自己争取的权利。在政策和法律中被视为神圣的的全民全纳教育,在南非有可能会成为某些人(特别是穷人)的专属教育。如果将重点放在为学校进行测试和衡量上,就会收窄了合作和共融的空间。只靠民主选举和政策愿景并不能推动社会和教育改革,需要靠综合社会、政治和经济所得的力量和一致的协调才能够达到,相比之下,制定新政策只是一小步。
引述自:Pierre du Plessis, Legislation and Policies: Progress towards the Right to Inclusive Education, 46 De Jure 76 (2013)
4. 西开普智力残疾中心 诉 南非政府:全纳教育矛盾的案例研究(2013)
文章由Charles Ngwena 撰写,在African Disability Rights Year Book出版 (2013年第1卷)
尽管南非的宪法有利于履行残疾人权利公约,但南非对履行公约中规定的义务一直持模棱两可的态度。一方面,南非为实践全纳教育而建立有利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主要是因为经历种族隔离后,南非转型并成功发展平等法,不但与全纳教育的概念一致,亦符合共融市民身份。但另一方面,西开普智力残疾中心案例的政策背景,指出国家在实践全纳教育时的严重矛盾。事实证明政府政策的确存有矛盾,表面上致力推动全纳教育,但实际上却对其排斥。
引述自:Charles Ngwena, Western Cape Forum for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v.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A Case Study of Contradictions in Inclusive Education, 1 Afr. Disability Rts. Y.B. 139 (2013)
博茨瓦纳
1. 博茨瓦纳的全纳教育权利:当前挑战和未来展望(2014)
文章由Obonye Jones撰写,在African Disability Rights Yearbook出版 (2014年第2卷)
本文作出一个假设:残疾儿童透过全纳教育获得必要的教育和技能,有助他们的个人和社会经济发展。本文指出通过人权模式向学习者提供全纳教育会更有效。在人权模式中,不论差异、能力或残疾,所有人的固有平等都得到肯定。本文亦提出尽管全纳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备受瞩目,博茨瓦纳在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依然不足,未能满足所有残疾儿童的教育需要,应对他们面临的挑战。
引述自:Obonye Jonas, The Right to Inclusive Education in Botswana: Present Challenges and Future Prospects, 2 Afr. Disability Rts. Y.B. 3 (2014)